2022-11-03 09:11:00
为了阻碍我国科技的发展,美国不仅把芯片技术设备的限制范围从10nm调整到14nm,而且还制定了新的芯片法案,其中明确指出,获得美国补贴的公司,将不被允许在中国大陆市场扩大产能和新建先进芯片制程。
其中英特尔、AMD、英伟达、美光等绝大多数美芯片巨头都签署了该法案。当然,早已赴美建厂的台积电,自然也不会例外。
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数日前接受CNN专访时已经亮明了态度,与漂亮国媾和已久的他丝毫不掩饰对国人浓厚的敌意,表示大陆市场在台积电的业务占比仅有10%,甚至还叫嚣着没有人可以用武力控制台积电。
对于台积电的这番表态,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,毕竟自断供华为起,它就一直紧跟美国的脚步,可谓是卑躬屈膝。
对现阶段的国内芯片市场而言,台积电在无法提供5nm等高精尖芯片代工服务的前提下,在成熟制程方面对我们已造不成多大的影响,因为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等国内芯片制造厂商,在28nm/14nm等成熟芯片制程领域已然崛起。
相比之下,英伟达和AMD这两家美芯片巨头才更值得我们留意。原因很清晰,目前全球PC市场中,包括国内绝大多数电脑品牌,所采用的几乎清一色都是AMD和英伟达的GPU芯片。而在高性能GPU芯片领域,英伟达和AMD这两家美芯片巨头更是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。
虽然芯片禁令给以出口为主的美半导体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反噬效果,但美国多次修改规则的举动,却也足以证明它并非但没有对这样的结局进行反思,反而在打压中国高科技这方面还变本加厉。
由此不难看出,美帝主义亡我之心未死。国内PC市场对AMD和英伟达的过度依赖,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隐患,一旦遭遇断供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果然,该来的还是来了。在8月31日晚间,有外媒报道,AMD与英伟达的高性能GPU芯片,将被禁止向中国大陆市场出售。
在9月1日,英伟达与AMD这两家美芯片巨头也正式确认了这则消息,其中英伟达设计的7nm制程GPU芯片A100、4nm制程H100,以及AMD设计的7nm制程GPU芯片MI100、Ml200,均在禁售清单之中。
要知道,这些都是服务器级别的高性能芯片,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或许并不会因此受到什么影响,但对于国内服务器技术、云计算和天河等超级计算机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,却难免会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干预。
美国针对性限制出口的举动有着很明确的目的,既想让美芯片企业继续在我国的一级消费市场捞金,又妄图在高阶科技领域阻碍我们的发展,从而让我们的服务器技术始终落后于他们,持续为美半导体市场“打工”。
现在看来,中国院士倪光南果然有远见。早在两年前,英伟达就曾传出将以400亿美元收购ARM的消息,虽然英伟达黄仁勋公开表示,在收购ARM后会继续保持其开放性,对所有地区客户一视同仁,希望能得到支持。
可鉴于美国过往的行事风格,这样的保证显然有些苍白无力。中国院士倪光南对此更是发出警告:必须要阻止这场收购。
原因很清晰,英伟达本就是首屈一指的GPU芯片巨头,如果再让它完成对ARM的收购,其行业垄断地位将进一步提升,届时,全球GPU芯片市场以及架构市场,都将成为美国的一言堂,以它对我国高科技的忌惮程度,华为等中企必将会遭遇更大的困境。
庆幸的是,英伟达最终并没有完成对ARM的收购。否则,英伟达、AMD此次在高性能GPU芯片领域对我国大陆市场的断供,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
事实证明倪光南院士说得很对:核心技术是买不来、换不来、求不来,国产芯片的崛起之路没有捷径,若想不再受制于人,就必须做到“手中有粮”,身体力行的去全面完成国产化替代。
让人感到振奋的是,国内企业针对服务器市场已经展开了布局。例如景嘉微,被成为GPU芯片界的“小华为”,它自研的JM5400、JM7200/7201的三款国产GPU芯片已经成功量产商用,填补了国内GPU市场的空白。还有华为、阿里等企业,也纷纷在服务器市场加大了投资。
美国的此次断供,无疑是在倒逼着我们加快自给自足的步伐。虽然国产CPU暂时不如海外市场的好看好用,但最难的第一步我们已经迈出,完全可以预料,走完剩余的九十九步,只是不太久的时间问题。